荀子研究


作者:陶师承著

出版时间:1926.11

出版社:大东书局

页数:136

相关书籍

荀子研究
荀子学说研究
庚子国变记拳变馀闻西巡岂銮始末记
孟子研究
孔子哲学研究
曹子建诗研究
灸法医学研究
孟子学说研究
从孙子兵法研究做事方法
孙子新研究

简介

《荀子研究》由陶师承著,上海大东书局印行。本书聚焦荀子的思想体系,对其生平、学术观点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究,为研究荀子思想提供了丰富资料与深刻见解 。

书中首章考证荀子生平,梳理其游学、著述及与各国的往来经历。荀子五十岁游齐,在稷下学宫讲学,后因齐乱前往楚国,春申君曾任命他为兰陵令 。其一生历经战国多个时期,与诸多政治人物有交集,这些经历对其思想形成影响深远 。

性恶论是荀子思想的核心。陶师承指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生来有好利、嫉妒等恶性,若顺其发展会导致社会纷争。与孟子性善论相对,荀子强调通过师法教化、礼仪制度来化性起伪,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们遵守道德和社会秩序 。

在教育哲学方面,荀子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可化性,关乎个人成长和国家存亡。他提出教育目的是培养人们的道德和智慧,通过“积”“学”等方式,引导人们从士成为君子乃至圣人 。其教学方法包括“闻、见、知、行”四段,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的结合 。

政治思想上,荀子基于性恶论,主张以礼治为核心。他认为礼义能禁人欲、止纷争,通过正名、明分等手段,实现社会的有序治理 。同时,他强调君主应爱民裕民,重视百姓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也提及法治是礼治的补充,二者相辅相成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荀子的心理学说等内容,全方位展现了荀子的思想体系,对深入研究荀子及先秦思想文化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