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史


作者:陶希圣著

出版时间:1930.05

出版社:南强书局

页数:92

相关书籍

中国社会史料丛钞 下
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
中国社会史料丛钞 上
中国社会史料丛钞 中
中国社会经济史
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 殷代奴隶制社会史
中国近代社会史解剖
中国奴隶社会史
中国社会发展史
中国历史大系 古代史 殷代奴隶制社会史

简介

陶希圣所著《中国封建社会史》是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系统分析中国社会结构与变革的学术著作。该书于1930年由上海南强书局出版,属于新社会科学丛书系列。

作者在引言中指出,本书旨在对国民革命进行事后反思,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梳理,呈现其真实面貌。本书题名虽存争议,但作者意图并非参与名词之争,而是为读者提供材料与浅见。

全书共分八章,首先从中国地理与民族入手,分析地理条件如何决定民族活动,指出农业区与游牧区相邻导致游牧民族屡次征服农业民族的历史现象。书中认为汉族是以殷周贵族为中心融合形成的混合民族。

第二章探讨民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分析殷周时期的氏族组织如何演变为封建制度。第三章论述封建制度的分解过程,指出人口过剩、生产技术发展、交换发达、商人资本兴起及土地私有化等因素共同导致封建制度瓦解。

第四章分析集权国家的成立,重点考察士阶层的发达与官僚制度的产生。第五章深入剖析商人资本的性质,指出其虽促进交换但并未导向资本主义,反而与奴隶经济结合。第六章研究土地制度的性质,探讨大土地私有的基因及历代地租形式。

第七章关注过剩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分析其在社会动荡中的作用。第八章为全书综结,指出中国社会虽存在封建要素,但封建制度早已崩坏,而在外国资本统治下,正经历复杂的社会转型。

本书通过大量历史文献,系统阐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特征与发展脉络,对理解中国社会历史演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