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
作者:梁启超编著
出版时间:1921.0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183
《清代学术概论》由梁启超著,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发展脉络的重要著作。本书主要探讨了清代学术思潮的演变,剖析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展现了清代学术从清初到晚清的发展轨迹。
清代学术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清初为启蒙期,晚明王学末流空疏,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学者起而反对,倡导经世致用,注重古籍考证,开启了清学的先河 。这一时期,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传统学术进行反思,如顾炎武批判理学空谈心性,提倡“经学即理学”,为清学奠定基础;黄宗羲以史学为根基,关注社会现实;王夫之则对理学进行深刻批判,提出新的哲学观点。
乾嘉时期是清学的全盛期,正统派(考证学)占据学界主导地位。惠栋、戴震等学者专注于经史考证,研究方法严谨,成果丰硕,在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如文字、音韵、训诂、天文、地理等。他们的研究为后世学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
道咸以后进入蜕分期和衰落期。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内忧外患加剧,经世致用思潮复兴,今文经学兴起,与古文经学展开激烈争论。康有为、梁启超等今文经学家主张变革,借助经学推动政治改革,对传统学术产生巨大冲击 。然而,清学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内容逐渐趋于繁琐,后期受到西学冲击,逐渐走向衰落 。
书中还对清代学术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为研究清代学术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对理解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