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制史
作者:万国鼎编著
出版时间:1934.12
出版社:正中书局
页数:394
《中国田制史》简介
土地问题对国计民生影响巨大。近年来,农村凋敝,盗匪横行,各方日益感受到土地问题的重要性,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本书旨在通过学术理论的研究、现实调查、历史探讨等多种方法,全面分析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书中首先指出,土地问题的研究必须从现状出发,了解其成因,并借鉴前人的经验,然后进行深思熟虑的规划。由于土地问题关系复杂,不容轻易试验,稍有不慎可能带来长远的负面影响。因此,改革土地制度需谨慎行事。
本书分为多个章节,详细探讨了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土地制度。首先,书中对上古时期的田制进行了推测,指出古书中的传说并不可靠。商代可能为村落共有制,西周时期则因异族征服而实行了采地制。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
接着,书中讨论了两汉时期的均产运动,分析了传统的经济思想和重农政策。秦汉时期的赋税制度和土地私有制的弊端导致了均产运动的兴起。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王莽的土地制度改革及其失败的原因。
在第三章中,书中探讨了北朝、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度。西晋时期的占田法和五胡乱华后的南北对峙对田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后魏的均田制度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书中对其背景、实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最后,书中讨论了唐宋元时期的土地制度。唐中叶以后,土地兼并和租田制成为主要形式。两税法的实施标志着租庸调法的终结。宋代初期,土地和赋役制度的变化对民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还探讨了金、元的土地制度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体而言,本书通过对历史上的土地制度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土地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