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注孙子十三篇


作者:?舟著

出版社:北平武学书馆

页数:222.0

相关书籍

评注孙子兵法十三篇
张氏丛书三十六种 补风俗通姓氏篇 下
宋六十名家词 琴趣外篇
宋六十名家词 戊集
产科四十三症
明张文忠公全集 1 奏疏九至十三
民国十年官僚腐败史
孙子战争论
明张文忠公全集 2 书牍十三至十五
小小十年 长篇小说

简介

《孙子十三篇》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经典著作,由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所著。全书共十三篇,系统阐述了战争规律、战略战术及军队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对后世军事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始计篇》作为开篇,强调战争前的周密谋划,提出“兵者,诡道也”的核心观点,主张通过计算敌我实力对比来决定战与不战。该篇还论述了“道、天、地、将、法”五事和“主孰有道”等七计,作为评估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作战篇》着重分析战争的经济基础,指出长期战争会导致国力损耗,提倡速战速决。文中以“驰车千驷,革车千乘”为例,说明战争消耗巨大,主张“因粮于敌”以减轻后勤压力。

《谋攻篇》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强调通过谋略取胜优于武力征服。该篇系统阐述了“十围五攻”等战术原则,以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

《军形篇》探讨军事实力的积累与运用,主张先创造不可战胜的条件,再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文中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比喻军事实力的爆发力。

《兵势篇》论述作战态势的营造与运用,强调奇正相生的战术变化。该篇以“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说明势能的重要性,并提出“以正合,以奇胜”的战术思想。

《虚实篇》专注于战场主动权的争夺,主张通过调动敌人来创造战机。文中提出“避实而击虚”的原则,以及“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权控制方法。

《军争篇》讨论两军争胜的关键,强调迂直之计的运用。该篇详细阐述了“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辩证思维,以及“悬权而动”的机动性原则。

《九变篇》着重论述将领的应变能力,提出根据不同地形采取不同战术。文中强调“通九变之利”的重要性,以及“杂于利害”的辩证思维方式。

《行军篇》系统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军驻军原则,包括山地、江河、沼泽等特殊地形的处置方法。该篇还论述了相敌三十二术等战场侦察技巧。

《地形篇》专论六种地形对作战的影响,提出“地形者,兵之助也”的观点。文中强调将领要善于利用地形,并论述了“视卒如婴儿”等治军原则。

《九地篇》深入分析九种战略地域的特点及应对策略,提出“兵之情主速”的突袭原则。该篇还阐述了“投之亡地然后存”的险中求胜思想。

《火攻篇》专门讨论火攻战术的实施要点,包括火人、火积等五种火攻方式。文中强调“火攻必因五火之变”的时机把握。

《用间篇》作为终篇,系统阐述间谍的使用原则,将间谍分为因间、内间等五类。该篇提出“三军之事,莫亲于间”的观点,强调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全书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既包含宏观战略思想,又具微观战术指导,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辩证思维方法和对战争规律的深刻洞察,使其超越时代成为军事学的经典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