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试制度研究


作者:邓定人编著

出版时间:1929.05

出版社:民智书局

页数:82

相关书籍

两汉州制考 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抽印本
中国土地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氏姓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氏姓制度研究
清代考试制度
中国历代征兵制度考
中国古代公产制度考
中国仓储制度考
中国历代征兵制度考
国库制度之研究

简介

《中国考试制度研究》由邓定人编著,是一本深入探究中国考试制度的专著。

中国考试制度历史悠久,资料丰富,对现代仍有借鉴意义。本书梳理其发展脉络,从起源讲起,秦始皇推翻封建郡县制后,选官制度有了发展可能,至西汉高祖十一年,郡国开始荐举贤士,为考试制度胚胎。武帝时,贤良方正、孝廉等科目逐渐形成体制,同时太学设立,学校考试制度兴起,地方考试制度也日益严密。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出现,后因弊端被科举制取代。隋唐时期,科举制确立,考试分京师诸学与州县学,科目多样,考试程序和内容渐趋完善,如进士科考诗赋、帖经、策问等,明经科重经义。宋代科举在唐代基础上发展,有进士、明经等科目,王安石变法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废除帖经墨义,增加经义策论,且科考分级更细,有解试、省试、殿试等。元代科举制度推行力度不及唐宋,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考试,科目和程序与前代不同。明代科举至宪宗成化年后形成八股取士定式,考试程序包括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层级分明,还有学校制度与之配合,同时对考试管理严格,考官设置、考场规则、试卷要求等都有明确规定。清代科举基本沿袭明代,至光绪三十一年废止。

书中还对比中外考试制度,分析中国科举制度优缺点,如科举使贫寒子弟有晋升机会,但也存在学非所用等流弊;国外考试制度重视普通教育和专业知识,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提出对当时考试制度的建议,如考试独立、分科考试、保障考生权益等,为研究中国考试制度提供全面视角和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