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总论初稿


作者:毛起著

出版时间:1935.05

出版社:生活书店

页数:154

相关书籍

春秋世论 卷1-2
春秋大事表 总述至目录
最新民国地志总论
春秋世论 卷3-5
黄河治本论初稿
秋天里的春天
丛书集成初编 1622 书谱 续书谱 法书通释 春雨杂述
中国医学大成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2 通治类
春秋大事表 卷21-23
十六国春秋 卷64-73

简介

《春秋总论初稿》由毛起著,本书围绕春秋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澄清孔子与《春秋》的关系,剖析《春秋》的诸多争议点,为研究《春秋》及孔子思想提供了新视角。

书中开篇指出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理解孔子对于把握儒家思想至关重要。作者质疑传统将孔子定性为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的观点,认为应从新的角度探究孔子。通过对孔子与六经关系的考证,作者认为孔子并非将六经散于民间之人,而是对其进行整理、阐释,使其得以传承 。在孔子与《春秋》的关系上,作者批驳了孔子作《春秋》及改作《春秋》的传统说法,认为《春秋》在孔子之前已存在,孔子只是作传,且《春秋》的褒贬、制作等说法均难以成立 。对于《春秋》的起始与终结,作者通过对各种观点的辨析,提出《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是因鲁国历史记载从此时开始,而其终结并非在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孔子作传的工作应在获麟时开始,也大致在此时结束 。

此外,本书还对《春秋》三传的作者进行了考证,分析了公羊传、穀梁传与左氏传的成书时代和作者情况。同时,作者探讨了能否以《论语》去判定三传内孔子言论的问题,认为《论语》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并提出应从孔子作《春秋》的方针来衡量《春秋》的传注 。最后,作者认为《春秋》的教化作用是致用而不著、及人而不及己的,是政治的而非伦理的,并主张用孟子的思想来补充孔子思想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