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骚集
作者:(明)王稚登编;阿英校点
出版时间:1936.04
出版社:贝叶山房
页数:160
《吴骚集》是明代文人王穉登编选的一部散曲选集,收录了明代江南地区文人的散曲作品。全书共四卷,以曲牌为纲,辑录了“二郎神”“懒画眉”“桂枝香”等数十种曲调,作者涵盖萧爽斋、沈青门、文衡山、唐伯虎、祝枝山等明代知名文人。这些作品多以婉约风格见长,内容涉及闺情、离别、四季感怀等主题,展现了明代散曲的艺术特色与江南文人的审美情趣。
从目录可见,卷一至卷四按曲牌分类编排,每首作品标注作者,如沈青门的《懒画眉·宝花栏十二主亭亭》、唐伯虎的《桂枝香·画楼凭倚》等。部分作品署“古调”或“无名氏”,保留了民间曲词的原始风貌。曲词语言典雅细腻,善用比兴,如“恨只恨难逢易别”“香肌紧贴脂喷檀”等句,既具文人雕琢之工,又不失曲体的通俗流畅。
该书版本珍贵,据原刊本排印,为贝叶山房张氏藏版,1936年4月初版,属“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第三十一種。封面题签由书法家陆维钊所作,序言由明代文学家陈继儒撰写,提及“吴骚”之名源于“地别于楚”的地域文化自觉,强调散曲承袭《离骚》传统,以风雅为宗,抒写幽情。书中部分内容存在文字重复、排版错乱现象,反映了古籍流传中的版本复杂性。
作为明代江南散曲的重要选本,《吴骚集》不仅呈现了当时文人曲词的创作实绩,也为研究明代文学、音乐与地域文化提供了珍贵文献。其融合雅俗的艺术追求,以及对“忠愤”“幽宛”之情的多元表达,体现了散曲在诗、词之外独特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