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艺文志 卷1-2
作者:郭毓璋编
出版时间:1934
页数:155
《陕西艺文志》是一部系统辑录陕西地区历代学者著作的大型地方文献总集。该书全面收集了从古代至清代陕西籍学者及在陕任职官员的各类著述,涵盖了经、史、子、集四部,展现了陕西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学术传承。
在经部方面,该书详细著录了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等经典研究著作。其中王宏撰的《周易筮述》、王心敬的《丰川易说》等易学著作,体现了关中学者注重义理、切近人事的治学特点。诗类著作如吕柟的《毛诗说序》、王承烈的《复巷诗说》,反映了陕西学者对《诗经》的独特阐释。
史部收录了大量地方志乘和政书类著作,如韩邦靖的《朝邑县志》以简练精要著称,被誉为方志中的典范。该书还收录了诸多奏议类文献,如杨素蕴的《西台奏议》《京兆奏议》,记录了清代陕西官员的政治建言和地方治理经验。
子部集中展现了关学传承的丰富成果,包括冯从吾的《关学编》及柏景伟等人的续编,系统梳理了从张载开创关学到清代关学发展的完整脉络。这些著作体现了关学"躬行实践""经世致用"的学术特色,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集部收录了历代陕西文人的诗文集,展现了陕西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从明代吕柟到清代刘光蕡等学者的文集,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了深厚的学术思想。
该书编纂体例严谨,每部著作都附有提要,考辨作者生平、内容大旨和学术价值。编者特别注重收录那些"穷愁著述湮没不彰者",使许多濒临失传的地方文献得以保存。同时关注学术流变,对汉学、宋学等不同学术流派在陕西的传播发展都有详细记载。
作为一部地方艺文总集,该书不仅具有文献辑录功能,更通过著作的汇编展现了陕西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从张载开创关学,到明清时期三原学派、丰川学派的兴起,再到清代后期刘古愚等人的教育改革思想,完整呈现了陕西地区千年学术传承的壮阔画卷。
该志的编纂出版,对于研究陕西地方文化、梳理西北学术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其所收录的许多稀见文献,为研究明清思想史、地方教育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是了解陕西文化底蕴和学术传统的重要参考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