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台湾府志 9
出版社:扬州古旧书店
页数:73
本书是《康熙台湾府志》,由清代台湾知府周元主修,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成书,是台湾纳入清朝版图后较早的官修府志之一,系统记录了台湾的地理、建置、风俗、人物、赋役等内容,兼具史料价值与文献价值,为研究清代前期台湾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书开篇收录多篇序言,阐述修志背景与目的,提及台湾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归入清朝版图后,历经数十年治理,亟需通过修志梳理地方典制、留存历史沿革。正文部分结构清晰,涵盖“封域志”“规制志”“官师志”“赋役志”“风俗志”“人物志”“艺文志”等类目。“封域志”详细描述台湾的山川形势、行政区划与疆域范围,包括台湾府及所辖诸县的地理特征、海防要地;“规制志”记录官署、学校、寺庙、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布局,反映台湾早期的城市规划与治理基础;“官师志”罗列历任官员姓名、籍贯与任职情况,展现地方行政体系的建立过程;“赋役志”统计人口、田亩与赋税数额,呈现台湾的经济状况与民生水平;“风俗志”描绘原住民与移民的生活习惯、节庆礼仪,体现台湾多元的文化风貌;“人物志”表彰对台湾开发有贡献的官员、士人及忠义之士;“艺文志”收录相关诗文、碑记,保存了大量一手文献。
此外,书中还附有台湾府及所属各县的地图,直观呈现地域格局。全书编纂严谨,考据详实,既记载了台湾归入清朝后的治理成果,也保留了台湾早期开发的珍贵细节,是了解清代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台湾地方志的编纂也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