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贯砭
作者:(清)徐大椿撰
页数:142
《医贯砭》为清代医家徐灵胎所著医学批判性著作。全书以辨析传统医学理论为核心,针对当时盛行的赵养葵《医贯砭》学说展开深入批驳,揭露其背离经典、混淆阴阳的学术谬误。作者通过重释《内经》脏腑理论,强调医学应回归本源,反对玄虚空谈,体现出严谨的实证精神。
书中开篇直指医学乱象,痛陈假热假寒误治之弊,揭露医界存在“药本无误反归功于药”“药本大误其害未发”等荒诞现象。作者以十二官理论为切入点,批判将命门凌驾于五脏六腑之上的观点,指出《内经》原文中“命门”实为目之精光所在,绝非独立脏器。针对“命门为十二经之主”的谬论,作者逐条驳斥,强调心为君主之官的核心地位。
在阴阳论部分,作者阐明阴阳互为根本的辩证关系,反对片面强调“补火助阳”的偏颇治法。通过剖析气血运行规律,揭示错误用药导致“气脱血崩”的机理,主张治病须遵循“阳统乎阴,血随乎气”的自然法则。书中更将医学乱象比作“赏盗之害”,痛斥歪理邪说贻害无穷。
该书以扎实的经典功底和犀利的辩驳见长,语言直指要害。徐灵胎通过大量经典引证与逻辑推演,不仅纠正了当时盛行的学术误区,更构建起回归《内经》本义的理论框架。这种正本清源的学术追求,对当代中医理论建设仍具重要启示意义。全书虽以批判为主,实则蕴含着对医学真谛的深刻求索,堪称清代医学批判文献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