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桑
作者:黄炎培著
出版时间:1941
出版社:国讯书店
页数:66.0
《白桑》是黄炎培在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部白话诗集,收录了作者1938年至1940年间在川康地区考察时创作的诗歌作品。全书以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写成,体现了作者“作诗歌须与话合”的创作理念,旨在让普通民众能够理解和传诵。
诗集内容紧密围绕抗战背景,生动记录了作者在四川、西康等地的见闻与感受。其中既有对壮丽山河的描绘,如《成渝道》中“春深狐兔火一般赤”的蜀地风光;也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如《淮民谣》直指“吾民不反对征兵,只反对不公”的社会现实。作品还展现了抗战时期的社会百态,《县官叹》等诗篇揭露了基层官吏的腐败,《贵人谣》则讽刺了权贵的奢靡生活。
黄炎培在序言中明确提出诗歌应服务于大众的理念,强调作品要“唤起民众血沸腾”。诗集中多处体现民族气节,如《自流井》中“繁繁战鼓,我思淮浦”的抗战决心,《打了三年游击》通过少年之口表达“杀敌光荣”的爱国热情。作品语言质朴自然,常融入民间谣曲形式,如《箬帽》用对话体展现劳动场景,《玉米馍馍》通过婆孙对话反映物价问题。
这部诗集不仅是抗战文学的重要见证,更体现了知识分子深入民间、以文艺服务社会的创作取向。黄炎培将地理考察、社会观察与诗歌创作相结合,使《白桑》成为研究抗战时期西南社会风貌的珍贵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