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掇琐 2


作者:刘复辑

出版时间:民国14

页数:116

相关书籍

敦煌掇琐 3
敦煌掇琐 4
敦煌掇琐 1
敦煌劫余录 册2
敦煌杂钞
敦煌劫余录 册5
敦煌劫余录 册4
敦煌艺展目录
敦煌劫余录 册1
敦煌莫高窟志略

简介

该文献是一部敦煌遗书中的民间诗歌与散文合集,主要收录了唐代民间流传的各类俗文学作品。全书内容庞杂,体裁多样,展现了中古时期民间文化的丰富面貌。

作品包含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涉及农民生活、战争苦难、家庭伦理等多个主题。其中多篇描写了征人思妇的离别之痛,如“西征吐番贼行后浑家死”等句,真实记录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创伤。许多篇章以质朴的语言揭露社会不公,如“富者前身种,贫者悭贪生”等句,体现了当时的阶级差异和佛教因果观念。

文献中还有不少劝世教诲的内容,通过“智者天上去,愚者入深坑”等对比手法,宣扬积德行善的价值观。部分作品采用寓言形式,如将人身比作“破皮袋”,形象地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思想。

在艺术形式上,这些作品多采用白话口语,押韵自由,节奏明快,保留了民间文学的原生状态。文中夹杂大量俗字、异体字和方言词汇,如“啾唧”、“膿血”等,具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

该文献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未经文人修饰,直接反映了唐代下层社会的真实生活和思想情感。虽然部分内容存在重复和错漏,但正因如此更显其原始性和真实性。这些作品不仅是研究唐代民间文学的重要资料,也为考察当时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和民众心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全书呈现出的是一种粗粝而鲜活的生命力,通过直白的语言表达了民众对生死、贫富、善恶等永恒命题的朴素思考。这种来自民间的声音,与正统文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多元共生的丰富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