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杨守敬题籖 3
作者:(清)陈澹然撰
出版时间:宣统2
页数:100
清代学者陈澹然所著《原人》的重要部分,由杨守敬题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完成于武昌璞园。全书系统阐述了作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在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对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现代文明的比较研究。
作者以"原人"为题,旨在探讨人类社会的本质和演变规律。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及后编,共二十个章节,从"辨利"、"明哲"、"广群"到"定权"、"决争"、"严限"等主题,全面分析了人类社会的权利关系、群体组织和竞争机制。下编重点讨论"阐教"、"静民"、"积爱"、"泯私"等道德伦理问题,后编则附述"申管"、"崇老"、"师孟"等传统思想。
陈澹然在书中提出了独特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的纷争源于对利益的追逐,而解决之道在于明辨人己界限,正其义而不谋其利。他特别强调群体组织的重要性,指出"群者理之根也",主张通过合理的权利分配来维持社会秩序。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作者既肯定其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也批评其殖民扩张的暴力本质。
该书融汇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哲学观念,展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交汇中的深刻思考。作者通过对历史案例的分析,如比较秦始皇统一六国与西方殖民扩张的异同,论证了仁政优于强权的观点。书中还大量引用孔子、孟子等先贤言论,以及华盛顿、林肯等西方人物事例,体现了融贯中西的学术视野。
作为一部成于清末的哲学著作,《原人》不仅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现代性问题的深入思考,更展现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框架下吸收西方文明的尝试。该书文风典雅,论证严密,是研究近代中国思想转型的重要文献,对理解清末民初的思想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