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寓言


作者:胡寄尘编述

出版时间:1929

出版社:世界佛教居士林

页数:28

相关书籍

伊所伯的寓言
古农佛学答问 上
中国寓言读本 第4册
伊索寓言演义
寓言的寓言 第2版
一个美国大学女生堕落的自述
南游记 中 寓言小说
中国寓言研究
寓意草
海潮音文库 第1编 佛学通论十一政治

简介

该书为《佛学寓言》,由胡寄尘编述,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世界佛教居士林(上海开北新民路)印行,是一部以寓言形式阐释佛学义理的通俗著作,兼具故事性与思想性,旨在将深奥的佛学智慧转化为大众易懂的内容,推动佛学文化的普及。

全书收录二十余篇寓言故事,题材丰富且贴近生活,多以人物、动物或日常场景为载体,融入佛学核心理念。如《近戏的医生》借医生治病后贪求赏赐却见他人获更多回报的故事,阐释“因果报应”与“破除贪念”;《蛇之自杀》以蛇的头尾相争、最终自困的情节,隐喻“身心和谐”与“互助共生”的重要性;《本来无身》通过僧人遇鬼争夺“身体”归属的趣事,解读“诸法无我”的佛学根本思想。这些故事语言直白通俗,情节生动简练,避免引用复杂佛学术语,让普通读者能轻松理解背后的佛学内涵。

书中故事还常结合现实生活现象,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黄金与毒蛇》以黄金被误认为毒蛇、最终致人争抢丧命的情节,警示“贪念如毒”;《自古无不死之人》通过老妇执着让死去儿子复活的故事,点明“无常”的本质。此外,部分故事后附有简短点评或按语,如提及与《庄子》《吕氏春秋》中类似典故的关联,增强故事的文化厚重感,也帮助读者进一步领悟佛学与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

整体而言,该书跳出传统佛学典籍的艰深框架,以寓言为桥梁,将佛学中的因果、无常、无我、慈悲等理念融入日常叙事,既适合普通读者了解佛学基础知识,也为佛学传播提供了通俗化的范式,体现了民国时期佛学普及的生活化倾向,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价值与思想启蒙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