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清公手书谢折


作者:刘墉书

出版时间:1912-1949

页数:16

相关书籍

曾文正公家书
钤山堂书画记
林文忠公政书
故宫俄文史料 档原文来国俄间乾康清
纪文达公遗集 卷13-14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
古文尚书冤词平议 上、下
费唐法官研究上海公共租界情形报告书 第1卷 上
古今女子文库 3
古今女子文库 4

简介

《刘文清公手书谢折》是一部记录清代乾隆年间山东地区灾情及朝廷赈济措施的官方文献。该文献详细记载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山东多地因雨雪短少导致麦收歉收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短缺和民生困难。文中提到,山东济南、兖州等府属地区上年雨雪稀少,麦收不佳,加之青黄不接之时,百姓生活困苦,难以承担新旧赋税的双重压力。

乾隆皇帝接到地方官员的奏报后,决定对受灾地区实施赈济措施,包括缓征地粮、籽种银两等赋税,并允许受灾严重的州县分两年带征积欠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对新旧赋税的征收期限也进行了调整,分为三年或四年,以缓解民力。这些措施体现了朝廷对灾民的关怀,旨在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农业生产。

奏折中还提到,朝廷希望通过对灾区的赈济,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恢复生产,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文中多次表达了对皇帝仁德的颂扬,称其恩泽广布,惠及百姓,使得灾区民众得以度过难关,恢复生计。

该文献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为研究清代灾荒救济政策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展现了封建王朝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治理能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