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卷1-3


作者:(民国)林义光撰

出版时间:1920

页数:106

相关书籍

文源 卷7-12
文源 卷4-6
货布文字考 卷1-2
古文渊鉴 卷56-60
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卷中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三国 卷15-22
古文辞类纂 卷13-19
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 侧重其法术的和宗教的方面
古诗源 齐诗 梁诗 陈诗 北魏 北周 隋诗 卷12-14
古诗源 古逸汉诗 卷1-3

简介

《文源》是民国时期林义光撰写的一部文字学专著,主要探讨汉字六书理论和古文字源流。该书成书于民国九年(1920年),作者在自序中表达了对文字学研究的深厚兴趣和严谨态度。

全书系统阐述了传统六书理论,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大造字法则。作者对许慎《说文解字》既有继承也有批判,认为许氏在字形说解上存在不少失误。书中特别强调转注与形声的相互关系,指出许多后起字实际上是以转注兼形声的方式创造而成。

在研究方法上,林义光注重金石文字的考证,大量引用青铜器铭文等古文字材料作为证据。他提出通过声母定同音、连语定叠韵等多种方法考订古音,并详细分析了各韵部之间的通转规律。书中还涉及对具体字形的考释,如对"能""单""由"等字的本义提出了独到见解。

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文字形音义的结合分析,试图通过字形探求字源,通过音韵关系说明字义演变。作者对传统文字学中的一些成说提出质疑,如对"坎陷也""兑说也"等声训材料进行了重新审视。

《文源》体现了民国时期文字学研究的新趋向,即在传统小学基础上融入现代语言学方法。虽然书中某些观点可能值得商榷,但其对古文字材料的重视和对六书理论的深化探讨,对后来的文字学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该书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字学著作,为汉字源流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