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余话
作者:(民国)叶德辉撰
出版时间:1928
出版社:澹园
页数:98
该书为《书林余话》,由清末民初学者叶德辉(字焕彬)撰写,是《书林清话》的补充之作,分上下两卷,聚焦历代刻书史、版本学、藏书文化及文献流传等主题,兼具学术性与史料价值,为研究中国古代书籍史、出版史提供了丰富参考。
全书延续《书林清话》的治学风格,补充大量此前未收录的刻书掌故与版本考证。上卷围绕刻书起源与发展展开,考证雕版印刷始于隋、行于唐、盛于宋的历史脉络,梳理五代后唐长兴年间刻九经、宋代国子监刻书、明代汲古阁刻书等重要事件,详细记录不同时期刻书地域特色,如宋代杭本、蜀本、闽本的差异,明代吴中、金陵、武林等地书肆的分布与经营状况,同时提及活字印刷的发展,包括宋代毕昇泥活字、明代铜活字及清代武英殿聚珍版的应用。
下卷侧重版本鉴别与藏书文化,探讨宋元明善本的特征,如黑口、鱼尾、耳子等版刻术语的含义与演变,分析不同刻本的优劣,如宋版书的字体风格、明刻本的校勘质量;记录历代藏书家的事迹,如毛晋汲古阁藏书刻书、黄丕烈校勘古籍、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传承等,同时涉及文献校勘、古籍保护与流传轶事,如焦山书藏、灵隐书藏的建立与管理,以及古籍在流传中的散佚与修复案例。
书中还收录大量一手史料,包括学者书信、刻书牌记、藏书题跋等,如引用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等文献,佐证版本考证观点。整体而言,该书不仅是对《书林清话》的重要补充,更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书籍从雕版、印刷到收藏、流传的完整链条,其严谨的考证方法与丰富的史料,至今仍是版本学、文献学领域的重要参考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