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炮制药性解 卷首-卷6
作者:(明)李中梓编辑
出版社:上海广益书局
页数:116
《雷公药性解》是一部明代李中梓编撰的中药学著作,全书共六卷,系统整理了各类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炮制方法。书中内容按草部、木部、果部、菜部、人部、禽兽部等分类,详细记载了数百种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与禁忌。
该书强调药物归经理论,注重五行相生相克与脏腑关系的结合。例如在论述黄连时,指出其性寒味苦,归心、肝、胃经,能清热燥湿,但脾胃虚寒者慎用。对附子等毒性药材的炮制方法有特别说明,要求反复蒸晒以减毒存效。
在药物应用方面,书中不仅收录单味药的功效,还记载了相须相使的配伍原则。如提到黄芪与防风同用可增强固表功效,石膏配知母能加强清热作用。同时警示了部分药物的配伍禁忌,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忌与海藻同用。
该书语言简练,分类明晰,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指导。其中对药物真伪鉴别和道地产区的记载,体现了明代中药学的实践经验。部分内容还涉及药物采集时节与炮制工艺的关系,如茯苓以秋季采收为佳,大黄须酒蒸后使用等。
作为一部临床实用型本草著作,本书对后世中药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药物分类体系和性味归经理论,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了系统指导,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书中记载的某些特殊炮制方法和用药经验,对现代中药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