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文学  ->   散文

纪文达公笔记类编


作者:破衲编辑

出版时间:1931.12

页数:174

相关书籍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
纪文达公遗集 卷13-14
纪文达公遗集 卷1
纪文达公遗集 卷3
纪文达公遗集 卷9
纪文达公遗集 卷2-3
文学笔记说部 庸庵笔记
纪文达公遗集 卷8
纪文达公遗集 卷12-13
历代名家笔记类选

简介

《纪文达公笔记类编》是清代学者纪昀(字晓岚,谥号文达)的一部重要笔记体著作,全书共分二十章,系统记录了各类奇闻异事、鬼神传说及因果报应之事。该书以儒家伦理为纲,融合佛道思想,通过大量案例阐发劝善惩恶之旨。

内容涵盖鬼神确证、鬼之情状、冥府审判、轮回转世、夙孽报应、杀生之戒、口业之祸、悔过自新等多方面。书中详细记载了诸多离奇事件,如冤魂索命、借尸还魂、冥司判案等,皆以“纪实”笔法呈现,体现了清代文人“神道设教”的劝世理念。

纪昀以严谨的考据态度对待各类传闻,既承认幽冥之事的存在,又强调“人事重于鬼神”的核心思想。书中多次指出:鬼神之罚皆因人心而起,善恶报应根本在于人之行为。这种将超自然现象与现实伦理结合的手法,具有鲜明的清代笔记特色。

该书不仅是志怪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更是研究清代民间信仰、社会伦理和士大夫思想的重要文献。纪昀通过生动叙事与理性评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化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中案例多源自亲友口述或官方档案,纪昀常以“先姚安公言”“舅氏云”等句式增强真实性,这种“亲历者叙事”模式使其在荒诞中显露出某种程度的可信性,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与伦理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