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碑随笔 上
作者:(民国)方若撰
出版时间:1912-1949
页数:197
《校碑随笔》由近代学者方若(字药雨)撰写,是一部系统校勘历代碑刻的金石学著作,收录从周、秦至五代时期的碑碣、摩崖、墓志等石刻资料,兼具文献整理与学术考证价值,对金石学研究及碑刻版本鉴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全书以碑刻校勘为核心,按朝代编排,涵盖周石鼓文、秦泰山刻石、汉鲁孝王刻石、魏受禅碑、晋郛休碑、北魏龙门造像记等众多经典石刻。每类碑刻均详细记录其形制、书体、现存状况、拓本差异及历代著录情况,如校勘周石鼓文,对比宋、元、明、清各时期拓本的字数差异,指出宋拓本存字较多,后世因石花剥落导致存字渐少;校勘汉《张迁碑》,分析不同拓本中“东里润色”等字的磨损程度,区分明拓、清拓的版本特征。
书中注重辨析拓本真伪与优劣,通过对比字形磨损、石花分布、题跋内容等细节,纠正前人对部分碑刻的误判,如指出汉《礼器碑》的不同摹刻本与原拓的差异,提醒研究者注意区分;对北魏《龙门二十品》,详细梳理各造象记的拓本流传情况,标注不同时期拓本中关键字的存毁状态,为版本鉴定提供依据。同时,作者结合自身收藏与见闻,记录部分碑刻的出土时间、流转过程及现存地点,如提及汉《莒州汉安三年石》于光绪初年出土后的收藏情况,补充金石学研究的实物背景信息。
此外,书中还包含对碑刻书体演变的探讨,如分析秦篆、汉隶、魏碑等不同书体的风格特征及演变轨迹,通过具体碑刻的字形对比,展现汉字书体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的发展脉络。整体而言,该书校勘严谨,资料详实,是金石学领域的重要著作,为后世学者研究历代碑刻、鉴别拓本版本提供了丰富且可靠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