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 卷1-3


作者:(晋)王淑和撰

出版时间:咸丰6

页数:92

相关书籍

校正图注难经脉诀 卷1-4
校正图注难经脉诀 卷1-2
脉经 卷1-6
脉经 卷7-10
医统正脉全书 黄帝内经素问 卷9-14
脉经 卷7-10
脉经 卷4-6
脉经真本 卷6-7
医统正脉全书 难经本义 19 卷上
灵柩经 卷1

简介

《脉经》是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所著的中医脉学经典著作,全书共十卷,系统总结了先秦至汉晋时期的脉学理论。该书以《黄帝内经》《难经》为基础,并汇集了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等前代医家的脉诊精华,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书中详细阐述了二十四脉的形态特征,如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并首次明确了寸口诊脉法,将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用以候察五脏六腑之气。同时记载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和病候,以及各种脉象的主病和预后判断。

在临床应用中,《脉经》强调脉证结合,通过脉象变化来诊断疾病、推断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书中还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并收录了大量治疗方剂和针灸治法,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

该书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曾一度被托名王叔和的《脉诀》所掩,至宋代经林亿等人校勘整理后才重显于世。元代戴启宗著《脉诀刊误》,明代李时珍撰《濒湖脉学》,均是在《脉经》基础上的发挥和补充。书中内容博而不繁,条理清晰,被誉为“脉学之宗”,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