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 卷3-4


作者:(清)唐宗海编

出版时间:1914

页数:72

相关书籍

血证论 卷1-5
血证论 卷7-8
血证论 卷5-6
血证论 卷1-2
血证论 2
血证论
血证论
集古官印考证 卷5-9
脉因证治 卷1-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卷22

简介

清代医家唐宗海(字容川)所著《血证论》是一部专门论述血证的中医专著,成书于光绪十年(1884年)。

唐宗海在序言中阐述了撰写此书的背景和目的。他因父亲体弱多病而早年习医,遍览方书,尤其对血证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读《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血证治疗理论体系。

《血证论》系统阐述了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全书分卷论述了血上干、血外渗等不同类型的血证,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疗法则。唐宗海特别强调阴阳水火气血的相互关系,认为治血必先理气,调和脏腑功能。

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融合了传统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对吐血、咳血、衄血等各类血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供了具体方药。唐宗海还批判了当时医界对血证的一些模糊认识,力求"不为影响之谈",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血证论》作为一部血证专著,填补了古代医学在此领域的空白,对后世中医血证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书语言精炼,论述系统,是研究中医血证理论的重要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