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肱漫录 卷1-2


作者:(清)程永培辑

出版时间:光绪17

页数:104

相关书籍

折肱漫录 卷3-7
折肱漫录 卷4-5
折肱漫录 卷1-7
松荫盦漫录 卷1
松荫盦漫录 卷4
松荫盦漫录 卷2
松荫盦漫录 卷3
北史识小录 卷14
历代名臣言行录 卷23-24
东华录 咸丰 卷36-41

简介

《折肱漫录》是明代黄履素所著的一部医学养生笔记,作者以自身数十年患病求医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结合对历代医书的研读与思考,系统总结了养生防病、疾病治疗及用药心得,尤其聚焦于虚劳、脾胃、中风等常见病症的辨治经验,是一部兼具自传性与学术性的医学杂著。

黄履素为万历丙辰进士,自幼体质虚弱,一生饱受多种疾病困扰,自称“药饵尝至四五”,通过长期与病痛斗争,深刻体会到“医道之难”与“养生之要”。书中以“三折肱成良医”为寓意,将内容分为“养神”“养形”“医药”三大部分,核心思想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养生当以调护元气为要”。作者批判了当时医界滥用寒凉攻伐、忽视脾胃的流弊,如指出王节斋补阴丸方治劳症“百无-效反伤胃气”,力挺薛立斋“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等温补脾肾的治法,认为虚劳诸症多因“足三阴虚”(肝、脾、肾),治疗当以“补脾土生肺金,金生水,水足火自降”为根本,反对盲目用苦寒药伤及中阳。

书中详细记录了作者本人的患病历程,如因误服寒凉药导致脾虚泄泻二十余年,后服参术等温补之剂渐愈;又如中风先兆(手指麻木)时,摒弃“祛风”之说,遵薛立斋“补脾肺”之法调理而安;还记载了痔疮、目疾、小儿疳积等病症的治疗经验,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如治久疟不可妄用清截,当以温补元气为主;治伤酒泄泻需先健脾而非单纯清热等。书中对药物使用亦有独到见解,如指出六味丸中泽泻、山茱萸或不适于目疾,批评时医滥用枳术丸等消导药损伤脾胃,主张用药需“谨守营卫”,以“五分熨、八减剂”缓缓图治,避免“过剂伤正”。

除个人经验外,作者广泛评述历代医家,推崇东垣(李杲)、薛立斋的脾胃学说,辨析王节斋、朱丹溪等学说的偏颇,如指出王节斋论痰“将正气与邪气俱尽”的错误,强调“养正则邪自除”;对沈存中“五难”之说(包括“病与药难”“医与患难”)亦有呼应,提醒医患双方均需谨慎对待疾病。全书语言平实,案例生动,既是作者“以身试医”的总结,亦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参考,体现了传统医学“医者仁心”与“辨证论治”的核心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