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补斋医书 广温热论 卷1-4
作者:(清)陆懋修撰
出版时间:光绪12
页数:136
《广温热论》是一部系统论述温热病与瘟疫辨治的医学专著,由清代医家戴天章原著,经陆懋修等人校订增补而成。全书以"辨温热与伤寒异治"为核心,通过对比分析温热病(纯热无寒)、瘟疫病(夹杂秽浊)与伤寒病(风寒外感)在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治疗方法上的本质差异,构建了完整的温热病辨证论治体系。
书中首先明确温热病"纯是热证"的特性,强调其"热能作蒸"的病理特点,与伤寒"寒邪收引"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创造性提出"五辨法"(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通过观察患者口气腥秽、舌苔黄燥、眼神赤红、脉象洪数等特征,精准鉴别温热病与伤寒病。在治疗原则上,针对温热病"下不厌早,汗不厌迟"的特点,主张早期攻下逐邪,反对误用辛温发汗;对瘟疫病则强调"辟秽解毒",注重清除疫疠之气。
全书详细论述了温热病的传变规律,指出其"或表或里,视人经气强弱为转移"的独特传变方式,创立"表里双解""和法"等综合治疗策略。对温热兼证(如夹食、夹痰、夹血、夹疝、夹娠等)的辨治尤具创见,提出"治邪为主,兼顾兼证"的原则,根据不同兼夹证灵活配伍消导、化痰、活血、安胎等药物。书中还系统阐释了温热病各种危重症候(如神昏谵语、痉厥抽搐、斑疹出血等)的救治方法,强调"存阴保津"的治疗关键。
作为温病学派的重要著作,本书既继承了吴又可《瘟疫论》的疫病理论,又纠正了将瘟疫与温热混同的谬误,对叶天士、吴鞠通等后世温病学家产生深远影响。其"辨病求因、审证求本"的学术思想,至今仍是中医诊治发热性疾病的重要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