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证医 卷4
 
                                作者:(清)程汀茵著
出版时间:1882
页数:96
《引经证医》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医学著作,由清代新安医家程芝田撰写,叶萱、沈缪、姚黻等人参与校订参校。该书以阴阳五行、四时变化为核心,系统阐释了中医基础理论,并结合临床病症,详细解析了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致病机理及相应治法,同时深入探讨了脏腑虚损、情志失调等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原则,兼具理论深度与临床实用性。
书中开篇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阐释天地人身之阴阳消长、四时之气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强调“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随后围绕六淫邪气展开论述:论风邪,辨析其辛凉治法与误用辛温之弊;论寒邪,详解伤寒传变规律、两感重症及汗下治则;论暑邪,融合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经验,提出三焦分治与辛凉清解之法;论湿邪,区分内外之因,主张“开鬼门”“洁净府”的治湿大法;论燥邪,紧扣秋令燥金特性,强调润燥与苦温并用;论火邪,详述虚实郁龙雷之别及咸冷治法,尤重辨证施治的灵活性。
在脏腑病证方面,书中对五劳五损、肿胀、疟疾、咳嗽、呕吐、不卧、发热、恶寒、惊悸等常见病症均有专篇论述。如论肿胀,区分虚实内外,提出“先通胃阳,缓滋脏阴”的腹胀治疗原则;论疟疾,剖析间日疟、三日疟的病机与升提、汗解之法;论咳嗽,从外感内伤辨治,强调肺胃相关;论呕吐,细分食伤、风寒、肝木犯胃等证型,主张随因施治;论不卧,探究阴阳升降失调与脏腑实证的关联;论发热,兼顾外感六淫与内伤劳倦,辨析虚热脉象与治法禁忌;论恶寒,阐明阳虚阴盛的病机与夏热冬寒的预后判断;论惊悸,解析五行相克相侮与气逆上冲的惊骇病机。
全书引经据典,融会《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理论,结合程氏自身数十年临证心得,语言平实而理法精微,既传承了中医传统思维,又注重临床实用,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结合的典范之作,对后世医家研习经典、指导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