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澥诗集 卷第3-4
作者:毛叔云自订稿,后学尹端署
出版时间:民国16
页数:130
《稚澥诗集》是一部清代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由华阳乔会劭整理编纂。该诗集收录了作者在光绪年间创作的各类诗歌作品,内容涵盖社会现实、个人感怀、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晚清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诗集分为六卷,收录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从内容上看,这些诗歌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描写战乱带来的民生疾苦,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诗集中多次出现对蜀地景物的描写,如峨眉山、锦江等,体现了浓厚的地域特色。
在艺术风格上,诗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诗歌语言凝练,意象生动,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描写战争场景时用"人头如雨刀如风"等句,形象地展现了战乱的残酷;描写自然景物时则用"月黑林荒悚寻战"等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氛围。
诗集的编纂过程也值得关注。据乔会劭在序言中记载,这些诗作原是作者遗留下来的手稿,经过多次传抄,存在不少讹误。乔会劭在整理过程中进行了仔细校勘,对无法确定的内容保持原貌,最终编成六卷。这一过程体现了清代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从诗集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关注个人情感表达,更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描写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了传统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诗集中也有大量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稚澥诗集》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诗歌作品集。它不仅展现了晚清时期文人的创作风貌,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诗集的编纂整理过程,也体现了清代学者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