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社会


作者:尹达著

出版时间:1943.05

出版社:作者出版社

页数:176

相关书籍

中国原始社会之探究
中国原始社会之探究
中国原始社会史 中国社会史大系第1分册
中国封建社会史
中国社会史料丛钞 下
社会学杂志 第2卷 第四号
社会学杂志 第2卷 第二三号合刊
中国社会之结构
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
庚子国变记拳变馀闻西巡岂銮始末记

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史的学术著作,基于考古学、人类学、古生物学及古代文献等多学科材料,对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分为三编,从考古发现、传说史料及民族学角度,全面梳理了中国原始社会的演变过程。

第一编主要依据考古学成果,将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存分为周口店猿人文化、河套文化、山顶洞文化及昂昂溪文化四个阶段,详细分析了各阶段的文化特征、人类遗存及社会经济生活。作者指出,周口店猿人已能使用火,并制作石器与骨器,表明当时人类已脱离动物界,进入原始社会初期。河套文化与山顶洞文化则显示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技术进步与社会组织萌芽。

第二编聚焦于新石器时代的氏族社会,重点分析了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彩陶为特征,农业与家畜饲养已有相当发展,社会处于母系氏族阶段。龙山文化则以黑陶为代表,社会分工与私有财产开始出现,父系氏族制度逐渐形成。作者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分布、器物特征及墓葬习俗,论证了龙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进一步向阶级社会过渡。

第三编结合古代传说与文献记载,探讨了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氏族组织及向国家形态的转变。书中指出,五帝时代的传说反映了氏族社会的部落联盟制度,而夏商周的更迭则标志着氏族社会的解体与早期国家的形成。作者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具有独立的起源与发展路径,驳斥了“西来说”等外来起源论。

本书综合运用多学科材料,构建了中国原始社会发展的基本框架,为研究中国早期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