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
作者:丹徒陈邦贤冶愚编纂
出版时间:1929.02
出版社:上海医学书局
页数:330
《中国医学史》由陈邦贤编著,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医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
本书按历史时期详细阐述了中国医学的演进。上古时期,医学起源于对自然植物的利用,如神农尝百草,此时医巫不分。周秦时代,医学分工渐趋精细,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医学理论也逐步形成,如《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扁鹊等名医辈出,医学开始独立发展。
两汉时期,医学制度不断完善,设有太医令、太医丞等官职,出现了张仲景、华佗等杰出医家,《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问世,脉学也取得显著进步。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医学教育兴起,太医署等机构负责培养医学人才,药物学蓬勃发展,如《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医学交流日益频繁,中印医学相互影响。
宋元时期,政府重视医学,校正医书局整理医籍,医学流派形成,如金元四大家各有学术主张,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创新,法医学、针灸学成就斐然,儿科、妇科成为独立学科。明清时期,医学知识进一步普及,医家众多,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对药物学进行了全面总结,温病学说兴起,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人物,西医学开始传入。
民国时期,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不断发展,医学社团纷纷成立,中西医论争激烈,中医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在努力探索传承与发展之路。
本书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医学的发展脉络、传承医学文化、推动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医学研究人员、学生以及对医学历史感兴趣读者的重要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