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福建倭患
作者:徐天贻著
出版时间:1943.01
出版社:福建人文出版社
页数:66
《明代福建倭患》详细梳理了明代福建地区倭患的起源、发展与影响,揭示了倭寇猖獗的多重原因。作者指出,倭患始于洪武年间,初期危害较轻,至嘉靖时期因浙直倭患转移而加剧,福建成为重灾区,损失惨重。倭患的扩大既有社会因素,如海盗勾结、山贼内应、豪族通番、民生困顿及民间组织涣散;也有军事原因,包括海防失效、武备废弛、军纪败坏、兵力不足及各省协防不力;更涉及政治黑暗,如官吏贪腐、畏敌避战、政策失误及权臣阴谋。
全书将倭患分为四个阶段:初期(洪武至嘉靖二十六年)为试探性侵扰;前期(嘉靖二十七年至三十五年)倭寇活动加剧;后期(嘉靖三十六年至四十五年)达到顶峰;末期(隆庆元年起)逐渐平息。书中特别强调福建倭患的独特性,如腹地遭袭与山贼勾连,并引用戚继光“闽祸不在倭而在内寇”的论断,指出外患与内乱的交织。
通过分析大量方志、奏疏及私人著述,作者展现了倭患对福建社会经济的破坏,以及军民抗倭的艰难历程。本书不仅填补了区域倭患研究的空白,更以史为鉴,对当时(抗战时期)的沿海防御具有警示意义。附录收录相关文献与地图,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