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流域地文发育史


作者:巴尔博著

出版时间:1935.08

页数:135

相关书籍

长江流域的鸟类 下
湘西 一名,沅水流域识小录
江苏人文地理
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
欧洲文学发达史
京剧发展略史
近代地理发见史
西域文明史概论
唐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发凡

简介

《扬子江流域地文发育史》是地质学家巴爾博(G. B. Barbour)于1935年发表的重要地学专著,由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与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学研究所联合出版。本书系统研究了长江(扬子江)从上游至入海口的地貌演变历史,结合实地考察与前期学者成果,对流域内不同河段的地质构造、地形特征及发育阶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全书基于作者1934年夏季组织的长江考察,范围自重庆至入海口,全长约1400英里。著作将长江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及三角洲四大单元,分别论述其地貌发育特点。上游以金沙江为代表,强调其幼年期河谷特征及河流袭夺现象;中游以三峡地区为重点,探讨了先成河成因与峡谷地貌的形成机制;下游则聚焦于壮年期河谷的冲积平原与阶地发育。

书中指出,长江中下游的地貌发育受第三纪初期准平原的控制,后期受南岭运动影响发生掀斜与断裂,形成多级阶地。通过对阶地沉积物的分析,作者识别出上新世至第四纪期间的多个地文期,并尝试与华北地区的地文阶段进行对比。此外,本书还讨论了长江三角洲的沉积动态与海岸线变迁问题,并对当时争议的“庐山冰川”问题提出了存疑观点。

该著作整合了丁文江、李四光、谢家荣、叶良辅等多位中国地质学者的研究成果,是近代中国区域地貌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为长江流域的地质演化史提供了系统框架与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