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辨证


作者:(民国)金祖同辑

出版时间:1941

页数:54

相关书籍

甲骨文录 上
甲骨文录 下
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
福氏所藏甲骨文字
说文解字辨证
甲骨文例 全
天壤阁甲骨文存 1
甲骨文字研究 上
福氏所藏甲骨文字考释
甲骨文字研究讲义

简介

《甲骨文辨证》由现代学者金祖同撰写,民国三十年出版,是一部聚焦甲骨文真伪辨析与学术争议探讨的甲骨学著作,收录作者对甲骨文研究领域关键问题的考证,结合书信往来、学术对话及实物观察,兼具思辨性与实证性,对厘清甲骨文研究中的学术分歧具有重要意义。

全书以“甲骨文真伪”为核心议题,开篇即围绕甲骨文与传统文字学的关系展开,质疑部分学者对甲骨文的过度质疑,主张结合《说文解字》、金文与甲骨文进行对比研究,如分析“乌”“马”等字在甲骨文、金文与篆书中的字形演变,论证甲骨文并非脱离传统文字体系的孤立存在。书中收录章炳麟、郭沫若等学者关于甲骨文的书信(如章炳麟质疑甲骨文释读的可靠性、郭沫若提出甲骨文研究需“列比观其会通”),通过整理这些学术往来,呈现民国时期甲骨文研究领域的观点分歧,同时加入作者自身的考证与回应,形成多方视角的学术对话。

作者结合自身收藏与海外访学经历,记录在日本拓印中村不折、河井荃庐等藏家甲骨的过程,提及编著《殷契遗珠》的经历,以实物拓片为依据,反驳“甲骨文为后人伪造”的观点,如对比不同时期甲骨拓片的字形、刻痕特征,指出伪造者难以模仿甲骨文的自然磨损与刻写规律。此外,书中还探讨甲骨文在殷商史研究中的价值,认为甲骨文虽不能完全填补殷史空白,但可与传世文献互补,如通过甲骨文“祭祀”“田猎”相关刻辞,佐证《殷本纪》中部分记载,同时强调需理性看待甲骨文的史料作用,避免过度依赖。

整体而言,该书以“辨证”为特色,既梳理学术争议,又提供实证依据,展现了民国时期甲骨文研究从争议到逐步规范的过程,对后世学者客观认识甲骨文的学术价值、开展严谨的甲骨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