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约补略 卷1-4
作者:(清)程鉴撰
出版时间:1930
页数:125
本书是《六一草堂医学丛书》的第一集第二种,名为《医约》,由程氏编纂。全书分为两卷,主要收录了中医临床各科的诊疗经验和方剂,特别注重对各类疾病死候预后的判断。
著作首先在咳嗽门中详细论述了咳嗽的病因病机,区分了有声无痰的咳和有痰无声的嗽,指出咳嗽虽为肺病,但与五脏六腑皆有关联。强调治疗外感咳嗽宜解表清肺,内伤咳嗽则需根据火盛、金虚、郁甚、气逆、食积、房劳等不同病因分别施治。
心痛门收录了治疗各种心腹疼痛的方剂,如五苓散治饮痛、楂曲平胃散治食痛、附子理中汤治寒痛、归脾汤治虚痛等。同时还记载了手指散治血滞心腹作痛、木香顺气散治气滞心腹作痛等经验方。
在黄疸门中,著作将黄疸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黄汗等类型,指出皆由湿气所致。强调治疗时需辨别湿热与寒湿的不同,湿热之黄色光润泽,寒湿之黄色暗不明。记载了小建中汤、茵陈蒿汤等治黄方剂。
特别有价值的是书中附有"死候概要"一章,系统记录了各类疾病的危重症候和预后判断。包括眩晕、头痛、咳嗽、痰火、喘病、胁痛、腰痛、痿病、疝病、脚气等十多种疾病的死候特征。还详细描述了五脏绝症的面色、脉象等表现,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参考。
全书最后还特别论述了舌诊在预后判断中的重要性,记载了各种危重舌象,如舌如烘糕、舌强难语、舌见雪花片状白苔、舌焦黑等,都预示着不良预后。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医诊断学的丰富经验。
本书于中华民国十九年六月初版,采用上等连史纸印刷,四号铅字排版,装订为一大厚册,体现了民国时期中医著作的出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