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概论
作者:朱谦子撰
出版时间:民国23
出版社:群学社
页数:404
《老子概论》探讨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子书及其在中国学术和文化中的地位,特别是对老子和道家思想的深入分析。
首先,文章讨论了子书的起源和定义。子书通常是指中国古代学者记录和传播思想的著作,这些著作往往是由学派的创始人或其弟子所写。子书的内容涵盖了各种学派的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子书在中国学术中被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其中子书被视为重要的学术资源。
其次,文章分析了子书的分类和影响。子书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其中庄子天下篇和淮南要略是较早的分类方法。后来,刘歆提出了九流的分类方法,将子书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和小说家。这些分类方法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多样性。子书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老子和道家思想。老子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类应顺应自然,反对人为干预。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现实意义。老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文章总结了子书在中国学术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子书不仅记录了古代学者的思想,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状况。通过对子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发展脉络。子书的价值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后世学术和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