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学校
作者:杜威著;朱经农,潘梓年译
出版时间:民国22
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页数:286
《明日之學校》围绕“教育应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核心理念展开,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探讨教育改革方向。书中开篇便引用卢梭的观点,批判传统教育以成人视角强迫儿童吸收知识的弊端,强调教育需立足儿童天赋能力与当下需求,让“与生俱来”的能力自然生长,指出校外生活经验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性,反对学校教育与生活脱节。
书中介绍了多个教育实践案例,如约翰孙女史的学校,打破按知识量分级的模式,依儿童身体发育程序分班,以手工、自然研究、游戏等活动替代传统课程,延迟读写教学至儿童产生需求时;梅利安教授主持的附小,让儿童从家庭生活相关事务入手学习,课程可灵活调整以满足儿童兴趣。还提及蒙台梭利教育法,注重儿童感官与动作训练,给予儿童自由探索空间,同时对比美国教育家与蒙台梭利在自由运用上的差异。
此外,书中深入探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主张学校应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如雷地方的学校利用校舍开展夜校、暑期学校,融入社区事务,改良贫民生活;强调教育需结合实业,通过工场实践、职业预科等形式,让儿童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既掌握技能又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最后,书中论述民治与教育的关联,认为教育应培养儿童独立、协作能力,适应民治社会需求,批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离的现象,倡导构建兼顾理论与实践、契合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当时及后世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