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场
作者:(美)辛克莱著;郭沫若译
出版时间:1946
出版社:译文社
页数:445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辛克莱(Upton Sinclair)著、郭沫若翻译的长篇小说《屠场》,1946年由译文社出版。小说聚焦美国芝加哥屠场的移民工人生活,以立陶宛移民攸斐斯一家的遭遇为主线,展现了底层劳动者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的悲惨境遇。
攸斐斯带着家人满怀希望来到美国,进入芝加哥屠场工作,却陷入无尽的苦难。屠场工作环境恶劣,工人不仅面临高强度劳动、极低薪酬,还常遭遇工伤与健康威胁,甚至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与压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肮脏与造假也被揭露,腐烂肉类、病死牲畜被加工成食品流向市场,暴露了当时食品行业的乱象。攸斐斯一家在贫困、疾病与不公中挣扎,家人或病死、或离散,他本人也经历失业、入狱等磨难,从最初的单纯劳动者逐渐觉醒,最终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想,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
作品以写实手法,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残酷与黑暗,揭露了社会制度的不公,不仅推动了美国食品安全法规的改革,也成为反映底层民众生存状态与社会批判的经典之作,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与现实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