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地理基础


作者:黄国漳著

出版时间:1932.10

出版社:香港:世界书局出版社

页数:185

相关书籍

艺术之社会的基础
社会的作家论 第2版
社会进化的原理
汉南蒙古地理
落花时 社会言情长篇小说 上
行为的基本原理
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
世界原始社会史
元剧的社会的价值
望海潮 社会言情小说

简介

该书为黄国璋所著《社会的地理基础》,1940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属“社会学丛书”之一,聚焦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深层关联,系统剖析地理因子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及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

全书共十四章,开篇界定社会地理基础的内涵,指出其核心是“人”与“环境”的互动,批判单一环境决定论,强调二者相互作用。第二章分析环境对人类生活、人种、国民性及社会习俗的影响,以具体案例说明地理因子的潜在作用。第三章将人类生活分为职业生活与日常生活,探讨不同职业受自然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制约,以及衣食住行等日常需求与环境的关联。第四章至第十一章分别深入研究位置、气候、地形、矿藏、土壤、水、生物等地理因子:位置影响人口分布与生活方式,气候决定农业类型与文化发展,地形塑造山岳、高原、平原不同区域的社会结构,矿藏引导人口聚集与产业革命,土壤肥力关联农业发展与社会阶层,水作为关键资源影响交通、灌溉与能源利用,生物(野生植物与动物)则与人类生存资料获取及健康密切相关。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探讨人类对植物的栽培与动物的驯养,强调这是人类支配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稳定与文化进步的基础。第十四章分析人口分布规律,指出食物供给、资源利用及产业发展是影响人口密度的核心因素,同时提及人类通过技术改良可突破环境限制。附录列出主要参考书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引。

×